端午节是我国的一个传统节日,它有着独特的风俗,如:吃粽子、赛龙舟、挂香袋等庆祝活动。这些活动都适合幼儿来开展,既能锻炼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,又能增进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兴趣。同时,端午节又有着一个有名的来历,让幼儿了解“屈原”的故事,能激发他们初步的民族自豪感。为此,我班结合一年一度的端午佳节,开展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。
活动一.小朋友们能知道端午节的日期,并且了解端午节的一些风俗和来历。
活动二. 欣赏端午节传说中有关屈原的故事,知道屈原是我国古代的爱国诗人。小朋友们纷纷表示对屈原产生了崇敬之情。
活动三.引导幼儿想想用什么橡皮泥做粽子?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了怎样包粽子、特别是粽子的形状、粽叶的纹理。
活动四.在端午节我们有制作香包的传统习俗!以布包檀香用针线缝好香包后,再串以布绳,紧挂颈间,人人一串,蚊虫污物不敢近,相传下来,端午做香包就成了中国传统习俗。
今天小朋友自己来制作香包,庆祝我们一年一度的端午节!
在本次端午节主题活动中,幼儿兴致勃勃地讨论自己见过的粽子,请幼儿动手做粽子时,幼儿都跃跃欲试,用彩泥做出自己喜欢的粽子,虽然有的宝宝做出的粽子不像什么粽子,但是活动室里洋溢着一片欢笑!幼儿不在乎最后的结果,而注重的是活动的过程。幼儿都很开心,对端午节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。
本次活动中幼儿从活动中了解了这个活动的由来,以及我们民间对于活动的重视,更进一步增强了幼儿的民族自豪感。
本次主题活动内容丰富有趣,活动效果好。通过活动,使幼儿对端午节这个中国传统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,同时也发展了动手能力,感受了节日的快乐气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