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慧洁博客 |
浅谈劳动教育在幼儿园的有效开展 ——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:2022/3/9 20:19:58 作者:李慧洁 点击:36052 一、幼儿园劳动教育的现状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有热爱劳动的美德,然而一段时间以来,学校和家长把关注的重心放在了孩子的分数上。劳动教育一度被边缘化,被排斥,从家庭到学校,人人都认为劳动教育与孩子的成长没关系,因为考试没有它,升学不需要它。久而久之,劳动教育退出了学校教育的舞台。 在幼儿园阶段,家长更是心疼孩子年龄小,常常为孩子大包大揽许多事情,导致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,缺乏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和劳动意识。 与我国现阶段劳动教育现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在许多发达国家,早已形成了涵盖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甚至大学阶段的劳动教育课程,比如:在日本,把劳动教育融入校园和家庭,日本家庭要求孩子从小学会自己淋浴,擦身,换衣服,整理床铺,帮助家长烹饪,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;美国则围绕职业生涯对学生开展劳动教育,在幼儿园阶段通过劳动课程培养儿童的职业意识,培养动手操作能力,让儿童认识劳动的价值,提高儿童对职业的了解;韩国教育部专门针对家长编写了幼儿劳动教育的辅导材料,指导父母引导年幼子女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,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。 纵观世界先进国家的劳动教育观,我们应深刻认识到现阶段我国劳动教育的不足,深入思考如何让中国的孩子增强劳动意识,提高劳动技能,尊重劳动者,崇尚劳动所得,这是每位教育工作者与家长应该认真思考、努力研究的课题。
(二)、将劳动教育融入一日生活 陶行知先生说过:“生活即教育”。劳动教育不仅仅要让幼儿爱劳动,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,还要帮助幼儿在生活中熟练运用这些技能。教师及保育员要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,将幼儿在园生活的各个环节与劳动教育密切结合,将劳动教育贯穿在一日活动中。如,晨间锻炼时,请幼儿协助老师摆放锻炼器材;午餐和点心环节,请幼儿分发餐具,协助保育老师分餐;午睡前后,鼓励幼儿自己穿脱衣物、将衣物叠放整齐,并整理床铺;每周邀请一名幼儿当值日生,照顾植物角和动物角等。
(三)、家园合力,培养劳动习惯 家庭教育是劳动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。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首先必须使家长转变大包大揽的观念,家园合力,持之以恒才能见效。 1.家长应转变观念,走出劳动教育的误区。 家长要明确劳动教育对幼儿成长的意义,千万不要错失家庭劳动教育的大好时机。因为劳动本身不仅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育,还可以帮助幼儿了解成人的艰辛,体会到家长的辛苦。在劳动过程中获得书本上学不到的生活常识,这也是现在的孩子最为缺乏的。 2.父母应该充分信任幼儿。 幼儿做任何事都需要信任,劳动也是如此。父母应信任幼儿,放开手脚,让他们大胆、放心地去做。只有这样,幼儿才会乐意去做,才会享受到劳动的快乐。相信幼儿在父母信任的目光下,会变得格外勤快。 3.父母应该为幼儿的劳动做示范。 幼儿由于经验不足可能做得不好,父母不要嫌弃,而应耐心传授一些技巧,可以示范其中的关键环节,以便幼儿模仿,其他环节则启发幼儿自己动脑筋完成。 习惯的培养在于长期的坚持,在指导幼儿进行劳动时,家长要有耐心,要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他们的劳动成果。切忌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幼儿,或因他们没有做好就进行斥责,应充分保护幼儿的劳动积极性。
相信在社会、幼儿园和家庭的共同努力下,劳动教育将更加全面、更加深入地走进孩子的生活,劳动教育的益处也会闪耀在社会和民族发展的每一个瞬间!
![]() 请您评论(您的评论不代表本站立场)
游客不能评论。[请登录]
|
|
POWERED BY SSF中小幼数字化管理一站通 V2020.00611.final 030 ALL RIGHTS RESERVED © 2004-2025 管理登录 |